段潭之夏
2023-06-24 08:32:26 来源:

进入夏天的株水河,蓬勃而丰腴。阳光照耀下,水面上仿佛浮动着无数金色鳞片。白鹭接二连三地掠过,用雪白的羽翼抚摸着满河的笑靥。偶尔,一只小船悠然漂过,留下缥缈的渔歌。

这里是江西省丰城市段潭乡地界。一早,李小山像往常那样,巡视着30亩火龙果大棚。花儿芬芳,果实诱人。他忍不住弯下腰,用手机拍摄着短视频。

李小山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。当我们在那片大棚遇见他时,他满脸憨笑,却半晌说不上话来。西洲村村委会副主任徐珊急了,提醒说:“聊聊你的创业经历啊。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没有啥故事呀,你都知道,很简单。”李小山双手一摊。

徐珊当然知道,他朝我摇摇头,讲起李小山与火龙果结缘的经历。初中毕业那年,李小山加入了南下打工的大军,买不到座位票,只好站了十几个小时,熬到了目的地。李小山先后干过制衣工、泥瓦工、装修工,饱尝了生活的艰辛,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在表哥的支持下,李小山回到故乡丰城,一头扎进西洲村的大洲徐家组,一心一意种起了火龙果。

一说起火龙果,李小山的目光瞬间燃起了火花。他主动接过话匣子,告诉我:“火龙果是夜间开花,有黄色、红色、白色等颜色。我这儿的果实,有红皮白心和黄皮白心两种,以采摘为主,一到成熟期,地里可热闹了,城里的人扎堆过来。”

徐珊说,由村委会统一协调,安排15人在李小山的基地工作,每天的工钱还不少,解决了当地部分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。

我向李小山竖起了大拇指,他的脸上飞过一抹红晕。他默默蹲下身,凝视着一棵棵火龙果苗。我看见波浪状和圆齿状的枝条攀援于架上,构成绿色的阵列。

早溪组的一间平房里,来自湖北省鄂州市的小伙子但加良蹲在磅秤前,一边看秤,一边用手机记录。从农业大学毕业后,偶然的机会,他来到了段潭乡,从事黄瓜种植。一会儿,他要把刚刚从地里采摘的1700斤黄瓜送到市区的商家手中。

看着埋头干活的但加良,徐珊说:“刚来早溪时,小伙子白白净净,如今却晒得黝黑。”

但加良抬起头来说:“学农业的人不到田地里,哪里有用武之地?不蹲在乡下,也不可能懂农业。”

但加良洗好一根黄瓜,递到我的手中:“尝尝,纯天然的。”黄瓜长二三十厘米,一咬,果然,这口感跟我在城里买的不一样,鲜、嫩、甜,满口生津。

不远处,禾苗在风中泛着碧绿的涟漪,莲子草吐着星星点点花蕊,白蝴蝶翩然起舞。田埂尽头,就是70亩黄瓜生产基地,无边的银色大棚绵延向天际。棚顶上,“乡村振兴产业基地”8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。来到大棚里,只见一根根黄瓜悬挂于藤蔓间,一朵朵小黄花在藤蔓上荡着秋千。

徐珊的心中有一本“账”,他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村情。西洲全村原有36户贫困户,人数达172人,尽管脱贫了,但如何巩固成果,有效防止返贫,还是个考验。这几年有了火龙果、黄瓜基地,给村里的脱贫户帮了不少忙。每天,乡亲们一早便在基地除草、喷农药、采摘,忙得不亦乐乎。村委会则全力给基地解决水源,合理调配劳力,为乡亲们做好服务。

沿着株水河走,万物葱茏,村郭多彩。蝶变后的段潭集市犹如画卷,在前方徐徐展开。近年来,段潭乡聚沙成塔,集“小改动”为“大变化”,雨污分流、弱电下地、道路“白改黑”、路面拓宽、人行道及排水沟改造,一点点推进,人居环境大变样。

我在一家水果超市门口见到店主人李云娇时,她正拿着扫把打扫卫生。“以前遇到下雨天,街上污水横流,晴天也不好过,汽车一经过,灰尘弥漫,我这店里成天蒙着一层尘土。”谈起曾经的段潭,李云娇忍不住蹙起眉头。不过,说到眼前的集市,她顿时乐呵起来:“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变化,有时觉得是一个美好的梦。”

段潭乡的地理位置很特别,处于丰城市、南昌县交界地带,看到省城那边的变化,乡里、村里从干部到群众都坐不住了。求变,求发展,成为段潭人这几年埋头耕耘的主旋律。

午时,夏日如赤金。在段潭乡政府门前的广场上,一场露天婚礼正在举行。新郎官李丰携妻子王克菁从城里回到生养自己的段潭,举办了这个简单的乡村婚礼。小巧的舞台上,李丰深情地将一枚戒指戴到了妻子的手指上。他希望美丽的家乡为自己的爱情做见证。

广场上,掌声、祝福声此起彼伏。此时,我看见,一行白鹭从天穹结伴掠过。

关键词:
责任编辑:zN_2456